• 录播课堂
  • 思政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园地

    • 中文专业(脱产)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9-18 来源:成人教育学院 作者:
    •  

      一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与要求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文

      专业代码:570209

      培养层次:专科

      修业年限:2—5年

      学习形式:脱产

      入学要求: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年满 17 周岁,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生;通过当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成绩合格并被录取,次年3月入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德修养人文素养扎实的中文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能够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后备骨干教师和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

      三、职业面向(见表1)

      1   中文专业职业岗位与资格证书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类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中文

      文学类

      教育、科研、新闻出版等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文教等

      教学人员、科学研究人员、

      教师、编辑、文员等

      普通话等级证书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文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学术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2)掌握中文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汉中文专业及相关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视野;

      4)具有中文表述与人文知识普及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中文专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6)具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基础教育的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富于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

       

      五、人才培养模式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的专业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今天,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提倡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尽管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到今天,学历提升教育、继续教育的性质没变,但招生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中小学在职教师为主变为幼儿园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员为主,故“应用型人才”的含义也由提升教学能力为主到教学能力和行政管理、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综合提升,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模式设计思路。本专业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改造力度,到区县教育局及所属各学校(主要是幼儿园)、各工业园区及各企业等进行调研和专业适用性摸底调查,精准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需求导向,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转变后,在课程结构、实践类课程设置乃至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落实到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件、考核方案、案例库、试题库、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坚持把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提高为主导这三根主线贯彻落实到位。

      六、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结构及比例(见表2

      2   中文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分

      时分配

      占总学时比例

      理论

      实践

      合计

      实际占比

      国家/学校标准

      公共基础课

      6

      26

      184

      232

      416

      25%

      =25%

      专业

      专业必修课

      9

      44

      440

      264

      704

      42.3%

       

      专业选修课

      5

      18

      144

      144

      288

      17.3%

      实践课

      2

      16

      16

      240

      256

      15.4%

      10%

      合计

      22

      104

      784

      880

      1664

      100.0%

       

      占总学时比例

      47.1%

      52.9%

      100%

       

       

       

      中文专业主要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人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文学概论、逻辑学、中国文化史、语文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美学、普通话、毕业实践。其中:

      现代汉语: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语言运用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故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工具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未经今人注释和标点、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的古代汉语研究能力。其中“文选”以学习先秦两汉时期的典范散文为主,使学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论”重点介绍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工具书的使用、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诗词格律、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标点、古书的翻译等,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对古代汉语语言规律的认识。全学年教学72学时(常识讲授40学时,文选讲授32学时)。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等七个历史时段,每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通论各段文学的时间起讫、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及文学史地位;(2)根据各段文学创作的不同状况,分论各体文学的创作风貌、高下得失,描述各体文学的盛衰流变,尤着眼于“一代有一代之胜”的文学成就;(3)从各段文学的时代特征出发,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文学传统的关系,抓住文学创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主要作品有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是作家作品的历史,也是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还是中国社会接受和运用现代文学的历史。同时,现代文学为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创造了民族共同的想象空间,对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中国近代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是一门近距离的最新的正在发展中的文学课程。该课程系统讲授1949年以来的文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1949年以来当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掌握其间产生的主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同一背景下的文艺论争,培养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能力。

      外国文学: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从远古到当代欧美文学和亚洲文学的基础知识的发展概况,并对各个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示范性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及其相关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术修养,继承与借鉴属于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优秀成果的外国文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为中用,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推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写作学:写作是以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为动力,以写作思维和措辞的操作为特征的书面言语交际行为。在当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写作课程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中介,尤其是进行创新思维教育最有力的手段,还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职业技能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不管是以后从事教学还是其它工作,都离不开写作。所以写作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各类文章写作能力,写作课既要讲解写作理论,还要进行写作练习与实践。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是语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概要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探讨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功能、文学的创作、鉴赏与批评、文学的起源、传播与发展等重要文学理论问题。课程内容包括文学观念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的风格、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的源流等方面。该课程密切联系我国当前的文学实际,浅入深出,强调理论与实际、体验与思辨的相互融合,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中文专业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分析文学现象,解决文学实践中的问题的理论思维模式,为学习各门文学史和文艺理论史的课程作好理论准备。

      逻辑学:逻辑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逻辑学基础理论逻辑学研究方法理论性、工具性是逻辑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在掌握逻辑学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方法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相关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

      七、人才培养进程

      1.中文专业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见表3

      3   中文专业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期别

      课堂
      教学

      实践教学

      考试

      军训

      机动                 (运动会、法定假日)

      教学      总周数

      假期        社会
      实践

      合计

      备注

      课程
      实习

      综合
      实践

      毕业
      设计

      1

      13

       

       

       

      1

      2

      2

      18

      1

      19

       

      2

      17

      1

       

       

      1

       

      1

      20

      1

      21

       

      3

      17.5

      2

       

       

      1

       

      1.5

      19

      1

      20

       

      4

      6

       

      8

      4

       

       

       

      18

       

      18

       

      合计

      59.5

      3

      10

      4

      4

      2

      5.5

      79

      3

      78

       

       

      2.中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表4

      4   中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序号

      整周实训项目名称

      每学期周分配

      备注

      1

      2

      3

      4

      1

      军训

      2

       

       

       

       

      2

      说课、磨课专周

       

       

      1

       

       

      3

      岗位综合实践

       

       

       

      3

       

      4

      毕业设计

       

       

       

      4

       

      5

      假期社会实践

      1

      1

      1

       

       

      6

      毕业实习

       

       

       

      10

       

       

      合计

      3

      1

      2

      17

       

       

      3.中文专业实施性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5

      表五  中文专业(脱产)实施性教学进程安排

      公共基础

       

       

         

       

         

      学分

      总课时

      完成进度(面授安排)

      考试方式

      开课方式

      考试

      考查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军训

      3

      0

      48

      2周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24

      24

       

       

       

       

      讲授

      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24

      24

       

       

       

       

      讲授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

      32

      32

       

       

       

       

      讲授+讲座

      4

      人文英语

      4

      32

      32

       

       

       

      讲授+网课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24

      24

       

       

       

      讲授+上机操作

      6

      体育

      6

      48

      48

       

      讲授+练习

      7

      现代汉语

      4

      48

      16

       

       

       

      讲授

      8

      古代汉语

      6

      60

      36

       

       

       

      讲授

      9

      中国古代文学

      6

      60

      36

       

       

       

      讲授

      10

      中国现代文学

      5

      50

      30

       

       

       

      讲授

      11

      中国当代文学

      5

      50

      30

       

       

       

      讲授

      12

      外国文学

      6

      60

      36

       

       

       

      讲授

      13

      写作学

      4

      32

      32

       

       

       

      讲授+习作

      14

      文学概论

      4

      48

      16

       

       

       

      讲授

      15

      逻辑学

      4

      32

      32

       

       

       

      讲授+专题报告

      16

      中国文化史

      4

      32

      32

       

       

       

      讲授

      17

      语文教学法

      4

      32

      32

       

       

       

       

      讲授+讲座

      18

      教育心理学

      3

      24

      24

       

       

       

       

      讲授+讲座

      19

      美学

      3

      24

      24

       

       

       

       

      讲授+讲座

      20

      普通话

      4

      32

      32

       

       

       

      讲授+练习

      实践

      21

      毕业作业

      4

      16

      48

       

       

       

       

       

       

      22

      毕业实习

      12

      0

      192

       

       

       

       

       

       

      总计

       

       

      104

      784

      880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

      一、师资队伍。益阳教育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05人,副教授达32人,其中中文专业副教授达6人(20名文学专业教师中,副高级6人,中级10人,初级4人),兼职教师20人。专职教师中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5人,占专职教师的60%。

      二、教学条件。学校座落在益阳市中心城区康富北路5号,学校占地56亩,建筑面积23654平方米,有专用教学楼2栋,综合楼2栋,学员宿舍3栋,食堂2处,固定资产1386.46万元;建有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配有服务器11台,学生学习用机房3间,电脑150余台,多媒体教室5间;学校30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普通专科毕业生2420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5298人,各类岗位培训近13万人次。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现代远程教学,其教学模式先进,教育资源丰富,适应人群广泛,学习方式灵活;强调以人为本、激励效益的管理体制。在管理职能上,实施招生、经济、质量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在运行机制上,坚持责、权、利统一,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任制;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满负荷工作、按岗定酬、优质优酬、岗变薪变的原则。

      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在线精品课程和录播课程,数字化图书馆和在线学习软件,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学校精心打造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与益阳赫山实验学校、益阳赫山实验幼儿园、桃花江小学、益阳师范(初中部)、海棠中学、益阳师范附属小学、沅江正通学校(小学和初中两个分部)等密切联系和合作,在教学方面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实践的舞台。与此同时,还坚持与益阳市教科所、湖南省教科所等科研单位建立固定指导关系,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在教学、科研方面指导学员。除此之外,学校打破常规,大胆鼓励学员到我市如艾华集团、科力远等知名企业文员岗位实习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

       

      第三部分   毕业要求

         一、原则要求

      1)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和行为习惯符合《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掌握高等职业学校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二、具体要求

      1)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处分;

      2)修满学分 104学分。

    • 分享到: